南京大学盛昭瀚复杂系统管理发展基金由盛昭瀚教授及其博士、博士后团队、 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奖励在复杂系统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学者。为持续推动复杂系统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南京大学盛昭瀚复杂系统管理发展基金设立“杰出贡献奖”。
2025年9月12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召开的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第二届学术论坛上,南京大学周晶教授宣读了南京大学盛昭瀚复杂系统管理发展基金“杰出贡献奖”的获奖人。
(图:周晶教授 宣读获奖名单 )
由南京大学盛昭瀚教授代表南京大学盛昭瀚复杂系统管理发展基金向获奖人进行了颁奖。获奖人依次为国防科技大学谭跃进、上海交通大学曾赛星、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大军、浙江大学童昱 、西安交通大学房超(依年龄排序)。
(图:盛昭瀚教授与谭跃进教授 合影)
谭跃进: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副主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军事装备学博士生导师,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建设负责人,“系统工程与管理”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2008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2015年晋升军队专业技术2级。主要学术任职: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会评专家等。长期从事武器装备体系工程、复杂网络、装备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武器装备预研项目10余项、型号研制项目6项。获军队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检索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3部,其中2部著作获国家图书奖,4部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盛昭瀚教授与曾赛星教授 合影)
曾赛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管理、绿色创新管理、项目管理。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等项目。研究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连续3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图:盛昭瀚教授与曾大军研究员 合影)
曾大军:现任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副局长、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经济管理与系统科学系及计算机系,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博士学位。系国际上创立并推动前沿交叉学科“安全信息学”和“传染病信息学”的主要学者之一,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曾任国际顶级期刊IEEE 智能系统杂志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管理信息系统汇刊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获2021年度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系统性地应用于媒体传播、社会安全与应急管理实践。
(图:盛昭瀚教授与童昱教授 合影)
童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结题“优秀”)、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及香港研究资助局(RGC)基金项目。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平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理事。获得过“香港杰出青年学者奖”(Early Career Award)、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奖、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创新成果奖、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SIG Health的最佳论文奖和Meritorious Mention Award。致力于数智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系统与管理研究,研究围绕信息系统主体行为,基于中国医疗情境构建数智技术应对复杂社会性挑战的主体行为跨层次交互管理理论,探索主体多维行为决策机理;多主体协同模式创新与管理机制,解决数智系统生产率悖论,赋能医疗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基金、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MIS Quarterly、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期刊。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包括UTD期刊编委。在国际信息系统领域的官方学会与顶级会议中担任多项重要任职,深度参与本领域国际学术组织,具有较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同时,申请人的智库成果获得相关领导肯定,被政府部门采纳,用于政府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于国家与知名企业,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图:盛昭瀚教授与房超教授 合影)
房超:致力于系统智能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及实践研究,坚持系统观念和学科交叉特色,面向“国家安全”和“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提出时空数据驱动的智慧应急优化模型与算法,解决不确定性下的灾害风险研判和系统决策难题, 形成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产生显著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获得国际同行、合作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教学对象的肯定和好评。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复杂性建模、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等问题,提出了风险传播理论、风险网络模型、智能风险决策优化等理论方法,研发了基于特征工程和网络理论的风险测度指标、基于机器学习的组合优化模型、数据驱动的歧义集构建与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多阶段系统韧性评估框架等模型算法,有效提升了不确定性下的风险研判与决策效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智慧应急管理,实现了灾前隐患点无人机动态巡查任务的智能调度优化,给出了抢险车队及资源的灾前部署与灾后路径规划的最优解决方案;成果还应用于自然灾害威胁下交通、电力、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风险评估与韧性提升等问题,设计出有效的风险防范与系统恢复综合策略。
(图:盛昭瀚教授与5位“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合影)